维京人的渴望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瑞典的醉美
在公元前四世纪,斯堪的纳维亚的维京人被认为是住在极北之地的人。古希腊地理学家和探险家皮西亚斯曾提及维京人的用大麦和蜂蜜做成的佳酿。随后维京式的掠夺也渐渐为人所知,而维京人在许多其他历史故事中被描述成是一群成天沉醉于蜂蜜酒的人。据记载公元十一世纪,维京人抵达基辅,许多人甚至会在葬礼上喝的酩酊大醉。

斯德哥尔摩城的地方志起始于1474年,深刻记录了这座人口稀少的首都。这些地方志由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里签署的备忘录和协议等书籍构成。泰德克,火药学家,大概是瑞典伏特加的先驱。他制作伏特加的主要目的是浸润易爆的炸药,他研究的炸药主要成分是煤炭硫磺和硝酸钾。通过这些实验,他发现了伏特加能使人迷醉。
十五世纪九十年代,一个叫考特 夫拉斯基卓杰尔的人获得了在斯德哥尔摩生产和销售伏特加的专卖权,他是瑞典获此资格的第一人。十六世纪五十年代,瑞典国王古斯塔夫。瓦萨建议将白兰地,莱茵红葡萄酒,蜂蜜酒和一种叫皮斯灵的饮料作为军需供给士兵们,为的是是他们更加无畏更服从命令。

十八世纪四十年代末,伊娃达拉加尔迪耶向人们传授了用土豆替代粮食做伏特加的方法。在1754 年的时候,伏特加被人们当成是药剂,宴会饮品和补品。在农场工作的雇工有权每天获得一定量的烈酒,甚至包括妇女和儿童。常见的喝法是:清晨起床先来一杯清清嗓子和肠胃。早饭时来一杯或者加进早咖啡里。午饭前抿一口来增加食欲,饭后一杯,下午一杯,晚饭前一杯,饭后再来一杯作为睡前必做功课。一天七杯被认为是适度且有益于健康的,如果打算来一场距离70公里的长途旅行,旅行者至少需要准备5升伏特加以备旅途饮用。
在1775年的时候,喝带有三个王冠标志的伏特加被认为是是一种高尚的爱国行为,因为那是带有国家徽号的伏特加且酒的收益会用于国防开支。1776年,在乔治.古斯塔夫.林芝的建议下,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下令严禁私酒作坊还有进口酒水。同时他还建议国王筹建大型酿酒厂,通常这些酒厂都坐落在皇家宫殿里。私酿禁令施行后,警察频繁检查瑞典农场和家庭作坊,导致了大量蒸馏设备被没收。而国王本人却通过其设在城堡中的酒厂大发其财。

家用蒸馏器
这些阻止私家酿酒的措施非常不得人心,导致了瑞典人民的不满。1787年,瑞典人民被重新赋予家庭酿酒的权利,代价是只需给国家缴纳少量的税,随后这种税也于19世纪末被完全取消。
然而这却又导致了瑞典人口的过度酗酒问题,议会于1854年通过提案,限制酒厂生产,每年只能开工两个月,同时管控销售渠道。1860年,议会又一次找到完全禁止家庭酿酒作坊的时机,自此以后,虽然私酿现象依然存在,但总的来说酒水生产还是被规范起来。

1914年至1955年期间,一种凭本供应的制度被用来降低和管控酒精的消费。这种酒本是一个小册子,上面留有卡戳的地方。上面记录着在系统公司(国营的酒水公司)每一次购买行为,借此实施配额制度,控制酒水消费。每个酒本每月的酒水定额是1.82升。